在商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商标作为企业的重要资产,其独特性和排他性日益受到重视。然而,一些不正当的商业行为,如抢注他人商标,也时有发生。本文将探讨抢注他人商标是否违法,以及商标权利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抢注他人商标是否违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31条的规定,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也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这意味着,抢注他人商标属于违法行为,侵犯了商标权利人的在先权利。

二、商标权利人的对抗措施
面对商标抢注行为,商标权利人可以采取以下法律途径来主张权利:

提出异议:
如果发现他人恶意抢注了自己的商标,且该商标正处于初步审定公告期内,权利人可以向商标局提出异议,请求商标局不予核准注册。

提出无效宣告请求:
对于已经注册的商标,如果违反了商标法的相关规定,自商标注册之日起五年内(对于驰名商标,没有时间限制),在先权利人或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宣告该注册商标无效。

三、主张权利时需提供的证据
在向商标局或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异议或争议时,权利人需要提供以下证据:

恶意证据:
证明商标注册人在主观上具有恶意,如有关于争议商标的商品购销合同、往来函电、不合理的高额“商标转让费”要求等。

在先使用证据:
证明权利人在先使用、宣传争议商标,如商标设计合同、印制商标标识的单据、广告制作发布合同、刊登商标广告的媒体、购销合同及发票等。

商标抢注不仅违反了商标法的相关规定,也损害了商标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商标权利人应当积极采取法律措施,通过提出异议或无效宣告请求等方式,维护自身权益。同时,了解和掌握商标法的相关规定,加强对商标的管理,也是预防商标抢注的重要手段。在商业活动中,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公平竞争,是每个企业应尽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