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党的十九大提出科技创新战略以来,创新已成为推动全国发展的核心动力,成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支撑。在科技企业的快速迭代和品牌多样化的背景下,商标资源的竞争愈发激烈,商标成为了企业竞争的新战场。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大背景下,企业的品牌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即使拥有商标证书,商标也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而失效。本文将探讨商标失效的原因,并提供相应的应对策略。

商标无效宣告的法律背景

商标无效宣告是指在先权利人或利害关系人认为已注册的商标违反《商标法》相关规定,向商标评审委员会提出撤销该注册商标的法律程序。这一程序为商标权人及利害关系人提供了合法维权的途径。

触发商标无效程序的条件

1. 被提无效的商标必须是已注册的在册商标。
2. 无效申请应在异议商标核准注册后的5年内提出,恶意抢注驰名商标不受此限制。
3. 被异议商标违反商标法使用规则或使用了明令禁止的元素。
4. 申请人必须是商标的在先权利人或其商标权受到损害。
5. 商标是以欺骗手段或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的,例如伪造申请书、贿赂经办人等。

商标权人发起无效宣告的适宜时机

1. 商标相同或近似:商标权人若在5年内发现有损自身利益的注册商标,可提起无效宣告。
2. 申请注册期间发现在先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可通过商标无效程序予以无效。
3. 商标遭恶意诉讼:企业可自行或委托专业机构发起商标无效的有力回击。
4. 商品、服务侵权行为:对于具有市场辨识度的品牌,不法人士可能通过注册近似商标混淆消费者,此类情况无效成功率较高。
5. 商标使用过程中违反使用规则:如颜色商标被随意更改颜色,或商标字体、形状被肆意更改。

商标无效宣告是维护商标权人和企业权益的重要法律手段。鉴于其涉及的法律法规和商业知识较为复杂,建议在遭受侵害时,聘请有经验的专业商标代理机构处理,以专业和高效的方式保护商标权人的利益。通过合法途径维护商标权益,企业可以更好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