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注册的商标同样可以通过合法授权流程,允许制造商使用其商标进行生产销售。这种授权行为既符合《商标法》规定,也能实现商标价值的最大化利用。那么个人商标如何规范授权给制造商使用呢?


首先,需明确授权的法律基础。个人商标权人需与制造商签订书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合同中应明确授权使用的商标名称、注册号、使用期限、使用范围及许可方式(独占、排他或普通许可)等核心条款,确保权责清晰。

其次,准备完整的备案材料。包括个人商标权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商标注册证原件及复印件;制造商的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双方签字盖章的商标使用许可合同;若委托代理机构办理,还需提交授权委托书。这些材料需真实有效,避免因材料不全导致备案失败。

再者,完成备案登记流程。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签订后,需在 3 个月内通过商标局官网或线下窗口办理备案手续。备案并非强制要求,但完成备案可对抗善意第三人,保障双方合法权益。

关于授权费用,并无统一标准,需由双方根据商标知名度、使用范围、授权期限等因素协商确定,通常以年费形式支付,具体金额在合同中明确约定。

此外,双方需履行质量监督义务。商标权人应监督制造商使用商标的商品质量,制造商需保证产品质量达标,并在商品上标明自身名称和产地,避免消费者混淆。

规范完成上述步骤,个人商标即可合法授权制造商使用,实现商标资源的高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