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一个黑龙江寄来的沉甸甸的神秘包裹引起了众人的好奇心,大家满脸疑惑地打开包裹,瞬时一盒盒“鸭稻米”映入眼帘,再细看盒子上的商标,众人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原来这是麦知网向“商标富农”千县万村计划首站抚远市赠送出的“益谷粒”商标的大米。

中午,大家迫不及待地煮了一大锅“益谷粒”的鸭稻米准备尝尝鲜。其香味浓郁、色泽晶莹透亮、颗粒均匀饱满、口感香糯,引来众人一致好评。

独特的水稻种植技术

玖成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孙国良说:“在稻田里养鸭子主要是生态有机环保,稻田地里养鸭子,第一个作用就是除草、除虫,不用打农药和除草剂,另一个好处就是鸭子排便,排到地里面,增加地里的肥力,再一个好处就是鸭子在地里能够除掉稻子的快速分蘖,使稻子快速生长。”

据孙国良介绍,这样种养结合,米质高,鸭肉香,要种好粮,种出让全国人民放心的粮食。


品牌的力量

中国是农业大国,中国的农产品是中国农业大国的产品。然而,大家首先想想,中国农产品品牌里,你知道几个?很少,对吗?很多人会问:为什么我的农产品品质很好,人们却拒绝购买?答案就在品牌。大众对品牌的依赖基于信任、美誉度和对风险的规避。

人是感性动物,人类的任何决定都是在有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做出的。在购买这个行为过程中,感性的认知尤为重要,这就是品牌。

孙国良的鸭稻米最初只卖4到5元一斤,自从用上了“益谷粒”商标,他可以放心大胆地去推广自己的品牌,如今他的米卖到了28元一斤,并且已经成功入驻北方各大超市。

农产品的商标品牌建设十分重要,因为它不仅是一个保护的问题,还涉及到品牌提升,甚至是品牌价值体现的问题,是一种能够强农惠农、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知识产权。


麦知网“商标富农”计划


麦知网一直在思考:今后如何更好的发挥商标品牌在精准扶贫工作方面的作用?如何让涉农企业充分发挥商标品牌作用,促进农民增收、农业提质增效。

“商标富农”计划是麦知网在国家工商总局的支持下,中华商标协会的牵线下,借助国家精准扶贫产业政策,制定的一项富农发展策略。

近年来,国家工商总局通过大力加强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注册、指导和运用等诸多工作,在知识产权富农方面形成了良性机制。在促进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整体上,大多数农业企业和人士对于商标中潜藏的价值认识不够深入,商标富农意识仍比较薄弱,商标的价值在与农业的结合中,因此还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


2016年10月11日上午,麦知网“商标富农”千县万村计划首站落地在素有“华夏东极”美誉的抚远市,在现场捐赠仪式上,麦知网董事长余丹丹女士向抚远市赠送了“益谷粒”商标。她表示,希望借助商标的力量,让抚远市的农民都能走上致富的道路。在启动仪式上,抚远市政府和麦知网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双方就抚远市“商标富农”战略计划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推进抚远助农、富农工作的开展。 

今后,麦知网将始终致力于搞好农产品商标品牌建设,通过品牌引领,积极推动农业的现代化、产业化、市场化,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申请0元注册商标

条件:贫困区县、具有特色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