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标交易过程中,为了保障双方权益、规范转让行为以及降低转让的法律风险,转让双方都会先进行商标公证。但是商标公证并不是商标局要求的转让时的必要申请条件,所以需要转让双方有自觉性的去做。

 

商标公证有两个渠道,线上公证和线下公证,其实两者产生的法律效应是一样的。先来了解一下线上的公证流程:首先肯定要准备公证资料,转让方如果是个人需要准备身份证扫描件,如果是企业则需要准备营业执照扫描件,以及商标注册证扫描件等。



 

而受让方,如果是个人则需要身份证和个体工商户执照扫描件,企业则准备营业执照扫描件。准备好资料之后,就可以在线上公证平台办理公证了。根据提示填写资料,然后选择相应的公证处由法人进行人脸识别。

 

另外线下公证的流程是:准备相关的资料,转让方需要本人去公证处现场办理手续并缴纳费用,下证时间大概是在三到五天左右,还有一点就是由于各地收费的差异,可能会导致每一个公证处缴纳的费用不同。而且因为线上必须要法人进行人脸识别,所以线下也必须要法人到场,否则商标公证将无法进行。

 

商标公证是商标交易活动中很重要的环节,商标转让因为涉及到商标所有权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影响商标以及品牌之后的口碑,甚至还可能会产生商标侵权问题,所以商标公证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所在。

 

而且大部分的商标转让都是陌生人之间的交易,受让方还是会产生害怕心理,如果自己付钱之后对方反悔了或者是给自己搞出其他事情来等情况,那么自己的权益就无法得到保障。所以最好是先做商标公证,以免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