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尾款人”“emo”“YYDS”“元宇宙”“芭比Q了”“绝绝子”“长津湖”“冰墩墩”“共同富裕”等在网络上流行的梗和热词,有不少企业试图抢注为商标,然而一些抢注行为已受到监管部门的处罚。专家提醒,这种蹭热度抢注的行为可能存在法律风险。

 

其实通过观察就能够知道,将网络热词申请成商标的成功率并不高,大部分在待审中,还有些申请被驳回。2022年,“元宇宙”概念持续火爆,为抢占商机,不少企业已着手抢注“元宇宙”相关商标。22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表示,在商标数据库中有1.6万余件“元宇宙”“METAVERSE”相关商标申请。



 

通过“天眼查”查询发现,腾讯音乐娱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申请的多个“律动元宇宙”商标遭到驳回,目前商标状态为等待驳回复审,国际分类包括广告销售、科学仪器、教育娱乐等。

 

此外,网易、爱奇艺、小红书、理想汽车、蔚来汽车、海信集团等多家知名企业申请了与“元宇宙”相关的商标,也相继被驳回。

 

国家知识产权局特别指出,坚决反对、严厉打击“蹭热点”和不以使用为目的囤积等商标恶意注册行为。记者注意到,不少企业因恶意注册网络热词当商标受到处罚。

 

去年电影《长津湖》热映,冲上了网络热搜,厦门一家网络科技公司委托一家知识产权代理公司,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注册7个“长津湖”商标,后该申请被驳回,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对两家涉案公司进行立案调查,并分别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据了解,国家知识产权局去年全年累计打击恶意商标注册申请48.2万件,同时还快速驳回抢注“长津湖”“全红婵”等商标注册申请1111件,依职权主动宣告注册商标无效1635件。

 

网络热词更新迭代很快,而注册商标的周期较长,并不能给企业营销带来长期的效益。思考品牌商标的名称时,应该从企业战略角度出发,不建议企业选择网络热词作为商标“蹭”一时的热度,而要与企业所在的行业形成强关联,才能成为真正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