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市货架间穿梭,或是网购挑选商品时,你是否留意过,有些商标旁印着醒目的 “®”,有些则标着 “™”?这些看似简单的符号,背后藏着商标保护的大学问,直接关系到品牌权益与消费者认知。


“®” 源自英文 “register”,是注册商标的专属符号。当企业走完商标注册全流程,拿到商标注册证,便拥有了在核定商品或服务上使用该商标的专属权。这意味着,未经授权,他人不得擅自使用,一旦侵权,商标持有人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权。而 “™” 是 “trademark” 的缩写,虽然常被理解为 “商标”,但它代表的是商标申请已被商标局受理,处于审核阶段。此时的商标尚未尘埃落定,不具备与注册商标同等的法律效力。

二者的差异体现在多个维度。从取得方式看,“®” 商标需历经形式审查、实质审查等一系列流程,耗时约 16 个月才能最终确权;“™” 商标则在提交申请 1 - 3 个月,收到受理通知书后即可使用。保护力度上,“®” 商标如坚固盾牌,为品牌筑起法律防线;“™” 商标虽无强制保护力,却能在包装印刷、入驻商超等场景发挥作用,还能警示他人避免重复申请。

对企业和消费者而言,了解这些差异意义重大。企业转让商标时,应优先选择 “®” 商标,规避 “™” 商标可能因注册失败导致的交易风险。消费者购物时,看到 “®” 标识,也能多一份对品牌正规性与稳定性的信任。下次再看到商品上的 “R” 与 “TM”,就能轻松解读背后的商业密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