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大首都北京,要去买糕点特产,北京的人民一定会推荐你去买“稻香村”糕点。“稻香村”糕点在北京王府井大街显眼的地方就有好几家店,里面的糕点五花八门,价格适中,成了北京当地的一种著名特色。然而在江南水乡苏州也有一家“稻香村”,最近这两家就为了商标的独有权打起了官司。

两家稻香村争商标

2006年7月18日,苏州稻香村公司申请在饼干、面包、糕点等商品上注册的手写体“稻香村”文字商标。该商标被商标局初步审定公告后,北京稻香村公司依据其在粽子、元宵等商品上先注册为由申请对其不予核准注册。

对于“稻香村”这个商标标识,北京和苏州这两家公司各有各的说法。  

苏州稻香村公司主张,苏州“稻香村”的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乾隆年间,且一直没中断,其注册本案的“稻香村”商标除了基于使用的历史外,还基于其自保定稻香村公司受让的且早于北京稻香村公司注册在饼干、糕点、面包上的两个篆刻形式的“稻香村DXC及图”商标。由此,苏州稻香村公司的“稻香村”商标经长期广泛使用形成较高的知名度,其注册有历史上和商标使用上的正当性。

北京稻香村公司则认为,北京稻香村历史最早始于清光绪年间,因各种原因中断后,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又重新恢复,且一直使用至今,其“稻香村”商标也同样经过长期广泛使用而产生较高知名度。苏州稻香村公司在本案申请注册的“稻香村”商标与其受让的商标,与北京稻香村公司的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稻香村”商标非常接近,从而会导致消费者的混淆。

北京稻香村终审胜诉

二审判决指出,苏州稻香村公司受让的两个篆刻形式的“稻香村DXC及图”商标,除获得1995年河北省著名商标外,并未获得其他荣誉;两商标转让给苏州稻香村公司后,也没有商标上的声誉积累,之后所获得荣誉主要基于苏州稻香村公司的生产技艺,而非商标的知名度。北京稻香村公司的“稻香村”商标则经过长期使用具有了较高的知名度,与苏州稻香村公司受让商标之间已经存在能够区分的市场秩序。

基于以上事实,苏州稻香村公司申请注册本案“稻香村”商标,不能认定为对其在已受让的稻香村商标声誉的延续,而是侵入到了北京稻香村公司商标的排他权范围内,打破了能够区分的稳定的市场秩序,将导致消费者对商品来源的混淆误认,故不应准予注册。

两家同样有着百年使用“稻香村”标志历史的企业,对于在糕点、面包上注册的“稻香村”商标的争夺战近日尘埃落定。5月24日,市高院二审支持了北京稻香村公司的主张,维持了商标评审委员会和一审法院关于苏州稻香村公司在本案申请注册的商标不应予以获得注册的结论。

自此,关于南北的商标之争才尘埃落定,得到了解决。

一个好的商标成为众多企业眼里的“香饽饽”。不必那么辛苦去“争”,不必费力去“抢”。麦知网有海量好商标,等你来挑选!另外,麦知网推出独立创业新模式,如果您手上有闲置商标,您就可以在麦知网的平台上独立建站实现和商标购买群体的无缝隙对接交易,创造自己的商标交易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