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在两年以前,有一次闲来无事去当地的法院旁听,那起案件是关于商标侵权的,很普通的一个案件,毕竟那时候人们对于商标专用权保护这种意识还是相当薄弱的。


我今天之所以想说这个案件,是因为这起案件审判的过程带给我的震撼远远大于案件本身。


A公司生产经营了多年的服装,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知名度。B公司也是生产经营服装的一家企业,因为看到A公司服装生意火热,就注册了一个跟A公司商标近似的一个商标,并且在国内各大电商平台,淘宝、京东、蘑菇街都有店铺,甚至在淘宝上还被冠以“旗舰店”的称号,并获得了很大的利益。


然而那时的A公司并不知道B公司的存在,直到有一天这个客户拿着B公司生产的服装状告A公司服装质量有问题,检查发现此服装根本不是A公司生成的。由此才牵涉出了这么一桩案件。


这其实有点像“稻香村”商标的侵权事件。但故事远没有结束,A公司将B公司告至法院后,顺带将B公司的生产商C也告了。结果C服装加工厂被法院给查封了。


庭审上的反转剧由此展开。


法官问C服装加工厂:为什么要与B公司合作?

C服装加工厂老板:我根本不认识B公司的人,怎么合作?

法官问B公司的代表律师,C说的是真的吗?

只见B公司代表律师点头回答,是的!

法官,那为什么要加上他们公司的名字

律师回答,随便加的。

法官一愣,C也一愣,这就是躺枪的感觉。

C回过神问法官,我可以告B公司吗?


庭审间隙,B公司代表律师跟原告也就是A公司说,我们和解吧,B公司的商标以1000万的价格转让给你们!


虽然这件案件当时是判原告胜诉,但B公司代表律师说的那句话却久久徘徊在脑海不能忘。一个企业辛辛苦苦培养的一个品牌,在遭到其他企业恶意注册类似商标时,侵权的成本在法律面前却是如此之低,而且态度还如此嚣张,有恃无恐。法律是无上公平的,但在这类案件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却真得值得我们反思!


它不是商标行业内的个例,也不会是唯一的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