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企业每天需要处理的事情成千上万,面对一些小打小闹,大公司一般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在面临商标问题时,一些大公司就淡定了!就如如苹果公司,在受过多次商标带来的伤害,所以在面对商标侵权的问题上,格外谨慎,以大欺小也在所不惜!

苹果手机

最近苹果就以侵犯商标权为由起诉一个德国小型自行车比赛主办方。苹果公司认为该自行车比赛Logo采用了与苹果公司商标类似的元素设计,包括圆形苹果、顶部绿叶与右边缺口,总体与自家商标过于相似,于是就向德国专利商标局提起了诉讼。比赛主办方Rhine-Voreifel对苹果公司的举动感到不可思议,认为其和苹果公司拥有完全不同的产品,苹果这么大的公司竟然“攻击”他们。苹果公司要求主办方停止使用该商标,但主办方认为这样做的成本很昂贵,因为他们已经利用该商标制作了徽章、制服、自行车标志、地图、横幅、路标等物料。


虽然苹果起诉一个小比赛看起来有些斤斤计较,但外媒表示,如果苹果不这么做,苹果就有可能被视为放弃商标权益,或将导致商标权的丧失。德媒称,缩小商标使用范围可以让苹果撤诉,或者两者也能进行庭外和解,问题并不大。

苹果商标

苹果的做法可能是因为之前受到过的商标问题有关,2000年,当时苹果还推出iPad平板电脑,一个叫唯冠国际公司旗下的唯冠台北公司就已经在多个国家与地区分别注册了iPad商标。2001年,唯冠国际旗下深圳唯冠科技公司又在中国内地注册了iPad商标的两种类别。2009年12月23日,唯冠国际CEO将10个商标的全部权益转让给英国IP申请发展有限公司,其中包括中国内地的商标转让协议。协议签署之后,英国IP公司向唯冠台北公司支付了3.5万英镑购买所有的iPad商标,其后英国IP公司以10万英镑的价格,将上述10个iPad商标所有权转让给了苹果公司。2010年,苹果向法院请求判决“iPad”商标权的所有权,并向深圳唯冠索赔相关费用。该案经过三次开庭审理,最终判决驳回苹果公司的全部诉讼请求。2012年02月17日,惠州市中级法院已经判当地苹果经销商构成侵权,禁止其销售苹果iPad相关产品。这是国内法院首次认定苹果商标侵权。2014年6月,广东省高院通报,苹果支付6000万美元一揽子解决IPAD商标纠纷。最终,这种纠纷才正式落幕。

iPad

除了在iPad商标出问题,在手机商标也同样让苹果公司头疼。2004年,苹果公司还未推出苹果手机,当时在中国,一家叫汉王科技的公司向中国商标局申请“i-phone”商标,商标指定在9类,用于电话机、手提电话、可视电话、内部通讯装置、网络通讯设备等商品,汉王科技欲将该商标用于推广旗下的一系列手机产品。之后,苹果公司想要进入中国市场,但由于商标原因,迟迟无法进入,因为这事苹果和汉王科技纷争多年,直到2009年7月,汉王与苹果公司达成协议,将“i-phone”商标转让给苹果公司,协议金额大约为2500万人民币。而在2018年4月27日,汉王科技发布公告称,已与苹果公司签订了一份关于海外多国非注册商标权益转让的《协议》文件。根据协议,为了在一项非注册商标事宜上与苹果寻求友好解决方案,汉王科技将一项海外多个国家非注册商标相关权益转让给苹果公司。苹果公司将分六期支付总对价款项800万美元。不管怎么样,苹果公司还是因为商标的事情,付出了近一个亿。据悉,当年那笔商标转让费占据汉王科技2009年净利润的近30%。

iPhone

之前因为商标的损失还历历在目,想必之后苹果对商标方面的事情依旧会谨小慎微!就算是以大欺小,也要坚决维护自己的商标合法权益!不过从另一个方面来讲,这样的做法对于企业而言是对自己品牌商标的保护,对于小公司而言是十分有必要的,否则可能会出现被反告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