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正式开市不到两周,首批25家明星企业之一光峰科技就陷入科创板首场专利之争,科创板企业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被高度关注,光峰科技诉讼事件当然也不例外。


7月30日,国内激光显示“明星企业”光峰科技(688007)发布公告称收到广州知识产权法院送达关于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起诉光峰科技、深圳市福田区索普尼投影视频系统商行的三份《民事起诉状》及广州知识产权法院三份《民事裁定书》等相关材料。


7月31日,光峰科技(688007)再次发布公告称,公司7月29日就公司与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中达视讯(吴江)有限公司、深圳市超网科技有限公司之间的10项专利侵权纠纷,分别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10起诉讼,并已收到法院的《受理通知书》,涉案金额合计5600万元。


另外,光峰科技针对台达涉案的3件专利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起无效宣告请求,并已收到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受理通知书》。光峰科技的两份公告使得科创板企业首例关于知识产权专利纠纷案浮出大众视线进而引发关注。一日之内,剧情出现反转,光峰电子面对诉讼快速应对,组建专门应对团队,双重反击,由被告变为原告,将台达电子等告上法庭。

台达电子VS光峰科技专利战未平,又把小米生态链企业拉下水?

据报道,光峰科技(688007)自7月22日正式登陆科创板后,两个月的时间内,一共发布了22份公告,其中11份是和专利侵权纠纷相关。其中,台达电子对光峰科技在“荧光剂色轮及其所适用的光源系统”“光学系统”“蓝光合成方法及系统”3项发明专利发起“专利侵权诉讼”,引起业界广泛的关注。


光峰科技曾向媒体表示,其在发展过程中一直重视知识产权体系的构建和发明专利的布局,公司拥有70项境内外核心授权专利构建了核心专利体系,公司产品由上述核心专利体系进行保护。经公司分析,公司产品未使用涉案专利技术方案,侵犯该涉案(台达)的3件专利的可能性低。随后光峰和台达电子分别就激光投影等相关专利进一步“互相对峙”,都向行业和媒体表明,对方在侵权,以至于这两个月来“专利纠纷”风暴不断被放大。


近日,台达电子又再次把专利纠纷“战火”扩大,向光峰科技、峰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小米生态链企业)这两公司提出关于米家激光电视产品专利侵权通知。9月20日晚,光峰科技(688007.SH)再度发布涉诉布告,称在当日收到北京知识产权法院送达关于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原告)申述峰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榜首被告,光峰科技的控股子公司,下称“峰米科技”)、光峰科技(第二被告)的《民事申述状》等材料。


在该申述讼中,台达电子称峰米科技和光峰科技一起制作、出售类型为“MJJGTYDS01FM”的米家激光投影电视产品的行为,侵略了其两项发明专利并造成了经济损失,涉案金额算计3202万元。值得指出的是,峰米科技是光峰科技与小米科技于2016年联合建立的小米生态链企业,其间光峰科技控股55%,小米集团旗下天津金米、顺为科技和峰业出资各持股15%。

台达电子VS光峰科技专利战未平,又把小米生态链企业拉下水?

一位专业资深人士表示:光峰科技和台达电子近段时间相互在激光显示专利方面的“较劲”,这背后值得“揣摩”。


台达电子作为投影显示产业领域“传统制造加工的代表性品牌”,尤其在投影灯泡时代更是行业的“标志性企业”,引领着行业的风向。但在近几年投影逐渐进入激光投影时代之后,台达电子其行业锋芒并没有达到曾经的“高度”。而与此同时,深圳光峰科技凭借自主可控ALPD技术 领跑全球激光显示行业,成为“名副其实”激光显示行业的“领跑者”。特别是凭借ALPD全球范围内获授权专利792项,同时正在申请授权的专利超过700项,得到了许多行业资源和业界的“尊重”。


尤其这两年激光电视这个“大屏新物种”的火热,更是刺激台达电子的“尊严”。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包括小米等多个品牌旗下激光电视的模组都出自光峰科技,市场占比应该在3成左右,可见光峰科技在激光电视产品上的“优势”。光峰科技在激光电视如此“锋芒毕露”,这无疑刺激“台达电子”会做出一定的“回应”,以显示出其应有行业的“地位”。而最好的回应就是,在发明专利上发出态度,以显示出自己的“江湖”地位。


此次台达电子提出对光峰科技和其合资公司子公司峰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两项专利诉讼,都是围绕米家激光电视“MJJGTYDS01FM”来做出针对性“出击”,目的就是延缓和阻止光峰科技和峰米在激光电视产品上的“发展速度”。


一位渠道人士表示,台达电子和光峰科技都是“行业中的代表性的企业”,他们之间的专利纠纷可谓是“给行业敲响警钟”,投影领域是一个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行业,要想立足行业,必须要有“真实力”。

台达电子VS光峰科技专利战未平,又把小米生态链企业拉下水?

知识产权是科技企业持续创新能力和盈利能力的直接体现,专利之争也越来越多地成为科技型企业之间竞争的途径,一旦陷入相关纠纷势必为企业发展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因此,处于风口浪尖的科创板企业尤其应在知识产权体系方面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建立牢固的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