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品牌已成为企业最宝贵的资产之一。商标作为品牌的视觉代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商标的注册过程往往漫长而复杂,对于急需品牌效应的初创企业而言,如何在商标申请和注册过程中合法、有效地使用商标,便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商标权的取得是基于注册而非使用。也就是说,只有经过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才能享有商标权和相关法律保护。在商标还未注册成功前,其使用权是受到限制的。

在市场上,我们常常会看到某些商品或服务上标注有“TM”字样,这其实是“TradeMark”的缩写,意为“商标”。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该商标已经获得了注册,而仅仅表明该商标已被企业作为商标使用。在我国,仅标注“TM”的商标并不享有商标法所规定的排他性权利,也就是说,其他企业或个人仍然可以使用相同或近似的商标。

那么,在商标申请过程中,企业能否使用尚未注册的商标呢?答案是肯定的,但存在一定的风险。这些风险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商标冲突:如果企业在申请商标前未进行充分的检索,可能会与已经存在或正在申请的相同或近似商标发生冲突。一旦发生商标冲突,不仅会导致企业的商标注册失败,还可能面临被诉侵权的风险。
检索不到位:即使企业进行了商标检索,但由于检索工作不到位或存在漏检的情况,也可能导致商标冲突的发生。
商标局数据库“窗口期”:商标局的数据库虽然会定期更新,但存在一定的“窗口期”。在这个“窗口期”内,有些已经申请注册但尚未进入数据库的商标可能会与企业的商标发生冲突。
因此,企业在商标申请过程中使用商标时,必须谨慎行事。为了避免侵权风险,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进行充分的商标检索:在申请商标前,企业应委托专业的商标代理机构进行全面的商标检索,确保申请的商标与现有或正在申请的商标不存在冲突。
谨慎使用“TM”标识:虽然企业可以在商品或服务上使用“TM”标识来表明其商标地位,但应明确告知消费者该商标尚未注册成功,以避免误导消费者或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及时关注商标审查进度:企业应密切关注商标的审查进度,一旦收到商标局的驳回通知或异议通知,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

考虑使用“R”标识:如果企业希望其商标获得更强的法律保护,可以考虑在商标获得注册后使用“R”标识。这样不仅可以明确告知消费者该商标已经注册成功,还可以有效地防止他人侵权。


总之,在商标申请过程中使用商标存在一定的风险,但企业只要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防范和应对,就可以有效地降低这些风险。同时,企业也应认识到商标权的重要性,加强商标保护意识,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