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抢注”最容易盯上哪些公司?

“恶意抢注”在百科上的释义是指:以获利等为目的,用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在该领域或相关领域中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力的商标、域名及商号等权利行为。

 

在近些年来,在国家和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双创已经成为浪潮,双创企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但是很多创业公司在一开始因为商标意识不够或者本着节约资金的想法未能及时保护自己的商标,比如注册商标或者通过转让获得商标,使得创业公司成为“恶意抢注商标”的最大受害人。

 

包括虎嗅、虎扑、蝉游记、猿题库等多个在业内具有影响力的创业企业都曾遭遇抢注。


“恶意抢注”最容易盯上哪些公司?

 

三年前,细心的“打车族”会发现自己手机中“嘀嘀打车”APP,一夜间变成了“滴滴打车”。正是这一字之差,差点引发一起总额为8020万元的天价索赔案。

 

最早嘀嘀打车刚面市时,创始人程维对于公司到底能走多远,心中没底,本着节省创业资本的角度考虑,没有提前注册商标,但做着做着,由于投资方的疯狂涌入,嘀嘀打车一不小心做大了。

 

等回过头来想注册嘀嘀商标时,却发现这两个字早已经被杭州的一家公司注册了。在寻求商标复议的同时也寻求购买该品牌,但最终失败,还被对方上诉索赔8020万元的天价赔偿,所幸经过两年的大力调解,双方终于达成了一揽子商标转让协议。但所耗费的时间和金钱早已远远超出程维的想象了。


“恶意抢注”最容易盯上哪些公司?

 

商标之所以能够抢注,主要原因是商标注册有在先原则,简单来说谁先申请注册商标那么该商标就属于谁。虽然《商标法》第三十一条规定:"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但是这条规定中也明确了该商标要为“驰名”或者“具有一定影响”。而大多数的创业公司,在创业初期商标并不具备上述所提到的两个条件,如果被他人抢先注册,再被状告商标侵权,结果可想而知。除了漫天要价的高额索赔费,恐怕商标也得重新改名。

 

创业是一条孤独、艰辛的道路,付出了百倍、千倍的努力,结果因为小小的商标失误,导致前功尽弃、满盘皆输,那必然是每个创业者最不希望看到的。所以在创业初期,做好商标保护,是走好企业发展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