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鞋业巨头达芙妮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如今映入大家眼帘的是达芙妮历史上最糟糕的一份答卷,这是否也意味着达芙妮的企业前景?


达芙妮


达芙妮连续亏损

达芙妮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原名为永恩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于1990年,预见于中国优质鞋类市场具庞大潜力,该集团创立自有品牌"达芙妮",制造及销售女装鞋类,成为中国最成功之国内品牌之一,自1996年以来连续多年获颁赠最畅销国内产品之荣衔。


但是,根据今年4月15日,达芙妮公司发布的2018年年财务报告显示,该公司营业额41.271亿港元,同比下滑20.8%,毛利为20.61亿港元,下滑25.1%,经营亏损7.866亿港元,较上一年亏损额有所加大(上一年经营亏损为6.888亿港元。


达芙妮


从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达芙妮的营业额持续下滑,在这个曾经大众鞋业巨头的企业版图上,这是难以想象,却又实际发生在眼前的。年报显示,2018年,达芙妮净关闭1016个销售点。不过截止2018年年末,公司依然拥有销售点总数为(“POS”)2820个,包括核心品牌业务销售点2648个及其他品牌业务销售点172个。


从关店趋势来看,达芙妮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先是达芙妮方面给出的解释,营业额下滑和关店举措只是因为产品过季库存占比所致,但实际上,达芙妮在线上布局的失策才是企业走向败落的主要原因。


鞋业巨头达芙妮陨落

鞋业巨头的陨落令人唏嘘,但与达芙妮整体供应链的冗杂和电商入局太晚不无关系。


在电商时代的战略谋划上,达芙妮有些失策。早在2010年之前,达芙妮就做好了电商的准备,入驻天猫,其后和京东、好乐买、唯品会等数十家线上销售平台达成合作。


达芙妮


但此后,达芙妮砸下了3000万人民币选择投资成立于2009年的“耀点100”,为此,达芙妮甚至关闭了京东、乐淘和好乐买等优势电商分销渠道,不幸的是,2010年5月份进入试运营的“耀点100”,两年后因资金链断裂停止了运营。


达芙妮电商入局稍晚

关于电商布局的失误是达芙妮跌下神坛的主要原因,在投资“耀点100”失败后,达芙妮的线上销售链等于全部断裂,而面对当时的市场环境,重新入驻优势电商平台无疑是错过了最佳机会,激烈的竞争环境让这个曾经的鞋业巨头无处下手,而产品过季库存与电商布局失误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达芙妮


对于之前如日中天的达芙妮来说,电商强大的经销能力,就已经能够摆平所有的过季产品,优势电商平台的布局好处也会在那个时候有着重的表现吧。


达芙妮昔日辉煌不再

昔日,达芙妮进入中国市场后,成为中国最成功的国内品牌之一,1995年在香港上市,于2002年,达芙妮首先获得"adidas"的中国零售权,并于国内不同地区开设专门店及专柜。2006年进军台湾市场,将大陆的成功经验复制到台湾,为实现集团成为享誉全球的品牌长期目标更进了一步。


甚至,在2014年,达芙妮打造了鞋业“维密”秀,邀请诸多明星加盟,比如全智贤、谢霆锋、高圆圆、张惠妹、王心凌、吴克羣等。


达芙妮


但是如今,达芙妮却面临大量的下线连锁店关门,收益上亏损近8亿。不得不说,达芙妮昔日的辉煌已不再,今后又将如何发展,重获辉煌?

企业的长期发展之路,离不开线上线下经济的共同发展,只有在相辅相成的运营模式上下功夫,才能让消费者买单。


达芙妮错过电商的风口,已经错失了一次机遇,不知在未来的电商布局上,达芙妮能否走出一步好棋,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