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们谈过B站up主敬汉卿名字被别人抢注,还有律师发函给他说,这名字不能再用了。


其实不仅仅是知名人物的名字、网名、昵称会被抢注为商标,连汽车圈子也有类似的情况发生。今日小编就来跟你说说:身为被抢注的受害者,最终倒赔1600万的案例,警醒企业注册商标一定要趁早。

商标被抢注,维权不成倒赔1600万,到底怎么回事?

商标抢注没有赢家


1、从陆虎到路虎

先来讲讲路虎,路虎的“路”字怎么写?是马路的“路”,还是大陆的“陆”?


1996年,生产路虎的母公司英国路华进入中国市场,媒体争相看好,于是想为英国路华写篇评测稿件,那个时候Land Rover没有官方中文名,只有英文。联系到路华公司之后,汽车媒体们得到了个名字,英国路华发售的车子,名字叫陆虎好了,陆战队的“陆”,老虎的“虎”。


随着名气在中国越来越火,市场也越来越大,但是英国路华对市场这些好的反应没有太在意,公司也没有太注重中国的发展,“陆虎”中文名的版权,就迟迟没有注册。


时间到了1999年11月10号,吉利也相中了“陆虎”这个名字,成功地注册了这个商标,这下给路华公司敲响警钟了,卖了3年的陆虎,突然变成侵权了?

商标被抢注,维权不成倒赔1600万,到底怎么回事?

于是英国路华请了律师,发现吉利还注册过“Geely BMW”类似的名称,起诉吉利最终却败诉了。道理很简单,Land Rover从来没有官方用过“陆虎”这两个中文字,“陆虎”顶多算是媒体给它取的绰号,或者叫做代名词,它是没有法律保护的。


就好比公共停车位,不能说是你停的次数多了,这个车位就变成你专属的,别人不能停了?你只有把这个车位买下来了,才能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对吧?


万般无奈下的英国路华公司默默地把“陆虎”,大陆的“陆”改成道路的“路”,马路的“路”——路虎。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路虎中文名了,也感觉到了一把农村路也滑,人心太复杂。


2、维权不对倒赔100万

刚才说的是被迫改名的车企,还不是最惨的,有的公司被人夺走了名字,还得向别人赔礼道歉,有些车圈的朋友肯定知道——福特。


1962年 ,福特推出了MUSTANG车型,翻译过来就是野马,2014年引入中国的时候,发现四川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早在1986年就注册了野马这个名字了。

商标被抢注,维权不成倒赔1600万,到底怎么回事?

更狠的是,听说福特野马要进入中国市场,2015年,四川汽车决定,要启用之前就注册好的名字了——四川野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听起来四川野马毕竟在国内注册早,也是合乎法律的,可以说四川野马这灯不省油。法律上吃亏的美国福特没有办法,只好赔了四川野马100万,还在官网首页发了道歉信,福特野马从此以后也只能叫做福特MUSTANG。


3、本田倒赔1600万

福特还不是最惨的,最惨的是日本的本田。


在2004年,石家庄双环汽车公司山寨了一个04款的本田CRV,取名叫SRV,还大卖了1万2千台,本田急了,马上一纸诉状把双环汽车告上了法庭。


与此同时,本田借着舆论大肆打压以双环为主的山寨企业,让本田没有想到的是,这种冲动行为却成了被双环倒打一耙的借口。

商标被抢注,维权不成倒赔1600万,到底怎么回事?

法庭尚未判决之际,双环反客为主,反手就把本田告上了法庭,起诉本田打压对手以牟取不正当竞争利益。侵权的案子还没判下来,本田利用舆论恶意竞争的罪名倒反而是先成立了,在法院的判决下,本田只能苦兮兮地赔了双环1600万。


可以说是本田是最惨的冤大头了,被别人抄不说,还倒赔1600万。


做好产品的同时,果断打击侵权行为


这些案例说明,该打的官司,我们不能怂,有些受害者的商标还在公示期,更应该是果断出手,已经通过的抢注商标,也是可以申请复议的。


市场未动,商标先行!通过这些被抢注的案例可以说明,商标保护非常重要,一不小心就会被别人抢注,然后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去维权,不如一开始就做好保护!

商标被抢注,维权不成倒赔1600万,到底怎么回事?

随着“双创”经济的发展,知识产权在企业中的价值占比越来越重要,商标作为知识产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的灵魂所在,是企业品牌的象征。


而市场激烈的竞争,不少的企业却想着“走捷径”,抢注国外知名商标,谋取利益,导致被抢注者或更改名称、或花费高价买回商标,影响品牌发展。小编再次提醒企业,品牌发展对商标的保护不容忽视,一定要尽早注册商标,同时保存好相关证据,一旦发现他人抢注,即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合法权益。